为深入调研和了解大运河常州段沿岸古迹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7月8日,“常小燕”“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大运河常州段古迹保护与利用研究”暑期社会实践课题组志愿者配合常州市钟楼区尚友文化服务中心,在西直街社区开展了以“古街巷陌出新篇”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常小燕”用行走的方式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装进孩子们的心里,给参与活动的孩子们上了一堂“行走中的思政课”。
京杭大运河静静地穿过了一座座城市,承载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和历史,养育了从古至今无数运河流域的百姓,也见证了常州的发展。运河边上有青果巷、篦箕巷、三堡街和西直街。如果说,青果巷是常州近代名人故事的发祥地,那么西直街就是常州近代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此次活动中,摄影师于哲老师展示了他二十年来所拍摄的关于西直街的作品,亲切生动地讲解了照片背后的故事,这一张张照片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西直街老一辈人的生活,见证了西直街二十多年以来的变迁。
于哲老师说:“摄影最本质的东西不在于摄影技术的本身,而在于它可以固定画面,传递思想,可以定格瞬间使它流传下去。”此次“古街巷陌出新篇”主题活动的受众主要是小员工和初中生,旨在引导孩子们了解西直街的文化,走进西直街,靠近古运河,感受老城厢;鼓励孩子们去拍眼前人,拍身边事,拍周围景,通过拍摄照片的方式留下属于自己的时代记忆,记录下身边的美好。
随后,“常小燕”志愿者带领孩子们来到西直街,在现场感受照片中的景象。一路上,于哲老师为孩子们讲西直街的故事,讲他的拍摄经历,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走在西直街上,“常小燕”志愿者陪伴着孩子们主动和路边纳凉的老人们交谈,以此更直观生动的了解他们与西直街的故事。他们说,在西直街承载着他们很多儿时美好的回忆,西直街上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岁月流逝的痕迹。老人们的讲述让孩子们体会到了现代车水马龙的繁华与喧嚣之下,西直街所蕴藏的历史积淀,孩子们都表示要更加热爱常州的这些老街区,多学习了解背后的历史故事,并要用实际行动保护常州的历史古迹。
历史应该被铭记,文化应该被传承。西直街的文化只是运河文化的缩影,通过聆听讲座和实地探访西直街,“常小燕”志愿者深刻认识到,青年一代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传承优良传统文化更是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常小燕”要探寻更多的方式,通过融合实践、体验和研究等多种方式,使“行走中的思政课”更加多样和精彩,并努力让更多的青年一代参加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行动中来,在回望历史、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放飞青春梦想!



(7022zz至尊国际 赵帆/文摄 熊焱生/审核)